在送上赛后感之前要先多谢这两队前天晚上演了一场非常刺激,节奏明快的球赛给球迷欣赏!皆因近代的德比战都有一种比较小心翼翼的风气,试探的时间会长些,甚至想放弃球权减少自己犯错机会,沉闷的节奏已随之而来。而利物浦即使领先后也有继续大举围攻,制造不少威胁同时都有后防因站太前而有惊险的时候。去到后期,比赛依旧1:0,曼联也在下半场后段反扑,攻守姿态互换,威胁性直迫平局,最终萨拉赫把握对方最后时刻被迫压太前的空位在补时最后一刻杀死比赛,整场比赛双方也互有攻守,虽然结果利物浦完胜红魔,但90分钟的紧张程度可以说是一浪接一浪。
而这次的赛后感的焦点,小编会想放是曼联身上,因为利物浦变化未有太多,这次胜利主要受惠于曼联排错结构的原因。而这个结构是什么呢?就是我经常提的3中卫,很明显索尔斯克亚想抄自己上次的奇阵代表作,即使有球员未能上阵也好,也要这次的正选球员做出首循环的效果,而这一点已经是非常致命。后防线变化比较少,卢克肖的复岀取代首循环的罗霍踢左中卫,这个位置往往有机会要对住利物浦右边的萨拉赫同后上的阿诺,卢克肖的身形比较发福,灵活性上上场的罗霍反而有更好的效果。
中线上变化就比较大,左翼卫用左小威廉姆斯,而马蒂奇就取代受伤的麦克托米奈,扮演靠后的防中。然而这个转变就是其一关键,本场比赛曼联都想踢回上次的压迫,但当时就有非常拼命的麦克托米奈同弗雷德疯狂迫抢,覆盖率非常高,而本场用马蒂奇可以说是迫不得已,但年事已高的他转身同速度都较慢,好难叫他交出麦克托米奈上次的表现。正正因为这样当曼联整体想做压迫的时候,实际上所做到的并无太大压力,但整体站位就压前了,岀现利物浦不需要面对密集的情况,自自然受到对方一轮的猛攻,难以在对方脚下抢到球去用去踢反击。
前线上,由于近期大勇的拉师傅上场受伤,无办法把握近期火热的状态上阵,最新消息指他更需要休养两至三个月。所以索尔斯克亚就用马夏尔同詹姆斯在前面做反击点,佩雷拉就做个过渡,也是没有选择下的组合,因为最快又相对有把握力就是这两个,过渡的就得佩雷拉比马塔年轻些的持久性好些,这个组合又是另一个迫不得已。
实际上是曼联失球前,他们的部署也有效果,撇除中场线有些缺压迫力下,曼联成功达到索尔斯克亚用3412的目的,封锁红军两侧翼及边后卫的进攻力。无奈的是,在防守角球上,曼联就竟然是弗雷德去防范戴克,经过戈麦斯的单挡帮助后,范戴克成功压过世界第一贵的后卫为球队先开纪录。也是曼联最不想发生的事,先落后,因为3中卫前面少了进攻点下,难以主导立体的攻势,再加上球员跑动走位等不积极,很快在受压下就被对手破门,放大了3中卫缺点同自身球队根源的问题。而相关的情况去到接近最后十五分钟才有改变,索尔斯克亚望看到利物浦队员开始体力下降,对方开始渐渐保守因而少了威胁,放手一搏用回4后卫,球队的连结就变顺畅了,马塔也成功发挥他的视野帮助build up,只可惜前线上欠把握力,失去珍贵的黄金机会。
由以上可以见到,索尔斯克亚是准备本场比赛的时候过于沉迷怎么样利用手上的有限资源再去满足上仗的条件,纯粹摆好阵型下但又忽略了球员之间身体质素及能力的分野,大巴当然需要但用上硬件支援不到的3中卫又是否是最好选择?用回4后卫的大巴其实也可以做到大巴的效果,就例如4312,詹姆斯可以站后在三人线上,利用走动为球队贡献,而不是强行逼迫自己是攻中灵魂位置上等自己开窍。虽然小编在上面提了曼联好多好多的问题,但希望魔迷会保持耐性,始终年轻的红魔都需时间去吸收教训去成长,希望索尔斯克亚能够真正了解到败仗问题所在及几项根源问题从而着手解决,不要浪费了球迷的期待及耐性。
文章内容作者:阿森纳梅西,其版权均为 阿森纳梅西 所有,不代表搜乐足球对观点赞同或支持。